2015年6月12日,当沪指创下本轮牛市新高5178点时,A股市场一片欢腾。
距离历史高位仅900多点,杭城股民张建斌认为,突破6000点指日可待,7000点、8000点……或许不是梦!
此时此刻,在万千和张建斌一样欣喜若狂的股民眼里,2007年10月上一轮牛市创下的6124点似乎已经触手可及,账户资金持续暴涨的美梦正在逐渐到来真的。
然而仅仅一天后(6月13日),沪指就以暴跌100点收盘。 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始。
接下来的半个月左右,等待股民的是连续的断崖式暴跌。
7月9日上午,上证指数跌至3373.54点,18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35%。 连续多日出现千股涨停波,多只个股股价跌幅达50%。 短短18个交易日,每一天都是漫长的煎熬。
从1:5爆仓,到1:3爆仓,最后1:1爆仓,损失惨重。
数据显示,此轮暴跌,股市总市值蒸发数十万亿元,人均损失数十万元,场内场外股东损失惨重。 ——市场分配尤为严重。
“这是对中产阶级的屠杀。” 7月15日,在市场逐渐止跌企稳后,一位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连身边的朋友都想平分。” 十年积累的财富灰飞烟灭,我们判断,全国至少有50万到60万中产阶级在这次暴跌中灰飞烟灭!”
有人说,这次股灾是投资者的炼狱,管理层的滑铁卢,注定载入中国股市史册。
梦破了,梦醒时才发现,杠杆市场的这场残酷屠杀已经开始了。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股市崩盘是从哪里开始的?
“神车”更名“翻车”
成为压垮A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说这一轮牛市是众多投资者眼中的“改革牛”,那么中车作为“一带一路”的领头羊和国企改革的典范,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牛市。牛市中的股票。
2014年10月,中国北车开始发力,半年内股价涨幅超过5倍,被市场称为“中国神车”。
6月8日,中国中车由中国南车、中国北车重组合并复牌。 当天开盘涨停,成交额仅为7.72亿元,换手率为0.1%。 6日交易量的1/16。 那天,中国中车的市值等于波音和通用汽车的总和。
回过头来看,张建斌和很多“车友”(中车股民)都觉得,6月8日是本轮牛市以来最具欺骗性的一天。 “肥”领涨大市,停牌半年的金融股不在少数。 一大因素是市场对6月10日A股能否纳入MSCI指数的会议充满期待。 中国中车兼具市场氛围和王者风范,复牌涨停似乎理所当然。
“当时的感觉是,市场形势非常好,中车王者归来,无数的买单将股价封死在涨停板。虽然有分析师提醒中车涨幅过大,但我认为有以后就是两个涨停板。” 在这种心态下,张建斌并没有逢高减持中车。
6月9日,中国中车毫无悬念涨停开盘,但很快冲向跌停。 在经历了前期的连续反弹和开涨停的获利效应后,中车当日大量资金涌入,但这仍无法阻止日内逼近涨停的窘境。
6月10日,中国中车股价跳空低开近7%。 盘中一度跌停,最终当日下跌9.73%。
接下来,中国中车开始了漫长的衰落之路。 众多抄底资金被套牢,“中国神车”的称号被股民改成“中国灵车”。
6月9日,中国中车从高点开始暴跌逾50%。 到6月11日,股价跌破30日均线,技术上加大了进一步暴跌的可能性。
在中车复牌后的逆转过程中,不少市场人士敏锐地认为中车很可能成为中国石油的二号人物期货配资平台,投资者在中石油上市前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6月10日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到了这样的论点。
作为停牌前低位介入中车高位卖出一半的人,杭州资深私募老姚在中车停牌后次日(6月9日)下跌时将其全部卖出。其恢复交易。 “情况变了。” 老姚甚至觉得,中车的异常似乎预示着市场可能面临调整。
关键时刻,墨菲定律总能发挥作用。 市场老手的直觉又应验了。
或许,中车股价的暴跌是压垮A股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端午节前A股迎来近7年来最黑暗的一周
6月12日,沪指创下本轮牛市新高5178点。
一个周末后的 6 月 15 日,事情突然变得更糟了。 15日和16日,大盘连续两天暴跌近300点。
A股在17日反弹后,18日、19日暴跌超过10%。
6月19日是端午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两市低开并突破4700点。 如此快速的下跌是本轮牛市以来的首次,引发大量资金恐慌性出逃。
原本还抱着“红盘”假期美梦的股民,被一条长长的阴线彻底击碎。
自从去年11月A股市场如箭穿天,4000点、5000点的重大关口被这只独角狂牛打破。 本周市场的持续下跌,犹如一盆冷水泼在脸上。
对于股民来说,牛市美梦破灭的这一周是如此的黑暗。 五个交易日中有四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跌幅超过100点,全周跌幅高达13.32%,创七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就在这时,狂奔了大半年的疯牛猛地撞上了南墙。
市场上,看跌的声音越来越多。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师李少军预计,在停水、发行股票、查违规三大药方的调整下,市场运行轨迹将逐步转变:狂牛将逐步转为慢牛,震荡加剧,增速放缓。 但是以狂牛的姿态快速摆脱5000点的概率并不高郑州恒指期货开户配资,可以说是难辞其咎。
中国社科院教授刘玉辉表示,此次下跌充分说明,中国股市的监管比想象的要容易。 一是政府保持中立,不表态,打破了此前形成的“全国大牛市”和“政府担保”的异常预期。 二是精准定位,制约银行资金和市场融资。 事实上,它压制了市场上风险偏好最强的部分投机者,从而减缓了市场上涨的斜率。 这种调整有利于未来形成持续健康的慢牛状态。
为什么疯牛掉头了?
惊心动魄的一周过后,端午节却成了投资者忧心忡忡的日子。 投资者都黯然失色,再期待假期佳音传来。
在经历了6月19日千股跌停的惨烈事件后,股民们期待着盘后证监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 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和5月之前,股市下跌时,股民或多或少总能从这次例会或中央媒体上得到安慰。 虽然自5月中下旬以来,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会基本不谈A股走势,更多的是市场规范等方面的披露。 不禁认为目前的暴跌在管理层看来还是合理的。
有人猜测,市场如此下跌可能暗示监管层在去杠杆方面加大了杠杆力度。
就在端午节前,超过2万亿元的融资,以高位“站岗”的姿态,彻底经历了A股市场7年来最糟糕的一周。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暴跌之下,场外配资或其他类型的杠杆将对大盘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股指继续暴跌,无疑会有更多的杠杆持仓。 不过从当时的盘面来看,还没有出现大规模平仓。
“未来是否会出现大规模清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行动的严重程度。” 有人提出了对杠杆的担忧,但此时市场还是偏向的,监管层不会惨跌出局,而是会采取逐步收紧的方式,让常规增量资金慢慢替代杠杆资金。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了本周暴跌的原因期货配资网站,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本周迎来史上最大一批IPO冻结资金达7万亿元,资金一下子吃紧;
二是6月,银行体系面临半年末考核紧张,6月MLF到期,将影响流动性;
三是证监会官方微博发文,要求证券公司开展外部接入自查,各地证监局对自查情况进行核查,要求规范信息系统外部接入标准。
四是证监会融资融券管理新办法出台征求意见,政策降杠杆意图明显,对大盘影响较大。
五是产业资本加速退出。 5月以来,国内工业减资规模高达2000亿元。
六是A股证券化率已达105.4%,发出警示信号。 根据中国科学院年初发布的《2015年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2015年中国GDP总量为68.23亿元,A股当前总市值为11.58万亿美元(约71.89万亿元人民币)。 ,证券化率达到105.4%。 这两天,“明镜投资宝”微信公众号报道证券化率,一旦中国股市证券化率超过100%,将迎来牛市下半场。
第七,A股市场市盈率过高。 其中,上证指数当前市盈率约为22倍,深证成指市盈率约为54倍,创业板市盈率超过120倍。
成功也是杠杆,失败也是杠杆
不管暴跌的原因有多少,回过头来看,市场的变化似乎都是从监管者“脸色”的微妙变化开始的。
有人注意到,自6月初以来,政府的重心已经从股市转向债市。 在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中,整篇文章都强调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没有提及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杠杆是监管层打击狂牛的重要武器。 尽管自2015年2月以来伞形信托和资管计划持续收紧,但杠杆资金入市渠道较多。 业内人士认为,只要券商仍提供资金账户,场外资金入市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而就在6月,证监会要求暂停场外配资。 从年初的停牌意见,到关注恒生HOMS问题,再到券商自查,可谓惊心动魄。
6月13日,证监会在微博发布公告,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配资活动提供便利。 要求证券公司开展外部准入自查,各地证监局对自查情况进行核查; 要求外部访问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标准。
许多融资公司通过“HOMS”等信息系统为投资者提供融资渠道,杠杆率远高于融资融券。 据媒体报道,估计股市融资总额已达数千亿元。
早在5月21日,就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组织部分证券公司在北京开会。 会上,证监会领导对证券公司参与场外配资业务提出了严格的自查自纠要求,主要包括:为客户间资金划拨提供便利,使用第三方系统通过接口接入实现客户间资金划拨,以其他方式为客户间资金划拨提供服务或便利,均属违法违规行为。
在这一轮牛市中,杠杆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杠杆牛市”由此得名。
然而,到了6月份,大盘炒作了半年多,站上了5000点,融资融券和场外资金配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面临的监管压力也在快速加大。 长达一周的暴跌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相关分析人士表示,场外配资规模巨大,且多为投机游资。 大部分资金都是追逐短期利润,所以大多涌向小盘概念股。 跑路的原因。 但现在证监会对场外配资的干预,或将成为遏制小盘股炒作的一把利剑。
“深创板”成“跌停板”
哪里有“杠杆牛市”,哪里就有“杠杆熊市”! 当股指跌至4500点附近时,上述私募老姚再次对行情做出正确预判,果断清仓。
而等待坚守A股的投资者,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大跌,一次又一次的新低。
6月26日,大盘暴跌,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跌破4500、4400、4300、4200整数关口,跌幅超300点,跌幅高达7.4%,跌幅居第二。今年单日下跌。
创业板面临更大的挑战。 突破3200、3100、3000点后收于2920.70点,暴跌近300点,以8.91%的跌幅创历史单日最大跌幅。
惨绿之下,大盘全线逼近跌停。
受创的投资者开始怀疑,牛市结束了吗? 是牛市见顶还是下半年调整开启更好的牛市?
此前,尽管上证指数一周下跌13%,创下七年来的最差情况,但市场上仍充斥着“狂牛”变“慢牛”的争论。 地基保持完好。 然而,在一波又一波的打击之下,局势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
“技术面已经彻底变坏了,今天的股指暴跌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范围,在没有重大利空消息的情况下,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到如此程度,远比‘5.30’之前还要惨烈。” ’,我们还是不知所措。在市场完全失控的情况下,现在说‘好’或‘不好’还为时过早,所以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用“雾”来形容昨日A股的表现。 对于后市的分析,他甚至表示无力吐槽。 如果周末没有利好消息,恐怕下周大盘还会继续下跌。 测试4000分的整数关口。
一位私募人士也自嘲“被骗了”,“大牛市层出不穷,结构上的小熊市基本成立”。
“羊马”降准降息未能力挽狂澜
就在市场情绪低迷之际,监管层出手了。
6月27日下午,央行突然宣布自28日起定向降准,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令投资者重燃希望。 市场人士也普遍认为,央行“双降”有望释放超4000亿元流动性,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刺激场外资金入市。 股市有望触底反弹。
就在这之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也表示,最近两周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这是市场前期上涨过快后的自我调整。 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然而,股东们的希望之火再次被扑灭。
6月29日,沪指高开后再度回落,尾盘收于4053.03点,较上一交易日暴跌139.84点或3.34%。 继前一交易日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后,创业板指数继续深度调整,当日下跌7.91%至2689.76点。
1500多只个股涨停。
市场的极度恐慌可见一斑。
无数早盘抄底的股民欲哭无泪。 来不及消化“羊妈”的“双滴”惊喜,又被狠狠扇了一巴掌。 投资者的热情再次降到了冰点。
面对即将回落的4000点,大量机构开始提醒投资者不要急于抄底,而是等待个股出现利好催化事件再介入。
罕见股灾袭来 断崖式下跌难挡
市场惯性下跌,底部无底。
7月1日,A股无视利好,再度出现深度调整。 昨日,沪指收跌超5%,吞噬前一交易日的全部涨幅; 而创业板一度收复3000点,随后一路震荡下行,收于2759.41点。
监管机构似乎也感到恐慌。
7月1日晚,官方一夜之间发出三枚“金牌”,即:证监会进一步拓宽券商融资渠道;
监管层保护市场的心,可见一斑。 不过从7月2日的盘面来看,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以7月2日收盘价3912.77点计算,较当前高点5178.19点,沪指累计下跌1265.42点,跌幅24.43%,远超国际公认的20%熊市标准社区。
但在“政府越救市,救市越无望”的困境面前,市场似乎一片混乱。 在股指持续调整的同时,成交量的大幅缩水表明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
“熊”真的来了? 监管部门还能做些什么来拯救市场?
此时此刻,市场普遍认为,这波行情回调比“5.30”还要厉害。 2008年禁止融资融券,而当前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债券、场外资金等多种杠杆工具的普遍化,给本轮A股带来了新的特点去年以来的市场,涨跌都被强烈放大。 尽管在政策干预和市场超跌反弹的共振作用下,股指终于出现了久违的反弹,但A股的非理性特征依然暴露无遗。
谁在做空A股?
7月的前十天,连跌1000股的A股市场在监管层的强力救市下逐渐企稳。
半个多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历史罕见的“股灾”郑州恒指期货开户配资,其影响已远超A股市场本身。 谁指挥了这次股市崩盘?
此前,市场一直将矛盾的焦点归结为场外资金配置风险向场内融资、公募基金,进而向整个金融体系蔓延。
但在股灾尾声,有人指出,事实上,股指期货的巨大利空基差可能是本轮股灾的导火索。 期指市场频频出现巨额卖单,尤其是三大期指频频跌停。 期货指数市场的恶意卖空可能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恶意做空者究竟是谁,无从考证,但对市场的影响却是致命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股灾最惨烈时期的市场表现来看,其演化路径可归纳为:率先砸盘,利空基础继续扩大股票期货配资公司,带动底层股市暴跌,引发场外融资爆仓,场内融资单平仓和公募基金赎回,跌停前的个股不能卖,只能卖尚未到跌停的个股跌停可以卖出,导致A股市场大面积下跌。 简而言之,上述过程是一个自我负反馈的过程,而限价制度的存在会无限拉长负反馈的过程。
股指期货市场的做空者有两种:一种是避险需求,另一种是投机性卖空。 不可否认,由于近期市场剧烈震荡,部分基金和融资盘通过做空期指来对冲标的股票的风险。 但是,期指市场的巨额抛售,三大期指尤其是频繁跌停,期指与标的的负基差继续恶化。 这不能再用套期保值来解释; 一定有一股甚至多股力量恶意做空。
毫无疑问,股市正面临一场金融核危机,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构成巨大威胁,甚至可能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害。 2007年的危机。
市场人士认为,有人在恶意做空A股,做空中国!
但中金所否认境外机构做空A股。
中国黄金交易所表示,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筛选信息,切勿轻信谣言。 造谣传谣,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将报中国证监会查处。
本文原创于:http://www.buits.com.cn/ 期货配资平台